↑原書封面
要大大感謝皇冠文化提供的試讀機會,這本書我原以為只是一般的小說,後來看了一下作者介紹才發現,這可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書的內容中她有提到要把自己在殯葬業這幾年的心情給紀錄下,而這本就是她的紀錄。
一開始會被這本書的內容給吸引,最主要是因為我媽媽做的生意,多少也跟殯葬業有關聯,爸爸也常常幫忙處理親朋好友的後事,雖然不同於作者會接觸到大體,但所有繁鎖的事項,他們都會接觸到,因此想看看外國殯葬業和台灣的處理方式有何不同?
【新書簡介】
僅僅一百年前,死亡與屍體與每個人比鄰而居,十九世紀的孩子們跳繩時流行唱一首歌:「奶奶,奶奶/請把事實告訴我/我到底/能活到幾歲?/一歲、兩歲、三歲、四歲……?」然而,現代的殯葬產業一律用華麗而制式的防腐處理、化妝與儀式粉飾死亡,將生者與死者遠遠隔離開來,我們看不見屍體、避諱談論死亡,因此失去了面對生命真相的機會,也被剝奪了選擇怎麼走最後一程的權利。「這就像在槍傷上面貼凱蒂貓圖案的護創膠布,我們的社會是時候去挖出那顆子彈了。」本書作者凱特琳說。
凱特琳用年輕的生命探究死亡。她二十三歲就志向堅定地投入火葬業,用纖纖玉手學習火化、耙骨、裹屍、運屍,防腐。本書是她從業六年的回憶錄,幽默中處處機鋒,旁徵博引古今,從古埃及防腐處理、中世紀女巫審判、坎伯神話學,佛教傳說講到日本及西藏的殯葬文化,更把美國現代殯葬業秘辛寫得比壹週刊還精彩。第一次為死者刮鬍子的尷尬,打開裝遺體的紙箱心情就像刮刮樂抽獎(是壽終正寢的老太太或最慘的浮屍?),主管唯一一次體貼發生在她新洋裝沾滿火化爐意外漏出的人體脂肪時……爆笑的工作故事間,穿插令人低迴的生命體驗。她帶領我們直視恐懼的核心,尋找看待死亡更好的方法,透過骷髏之舞笑看人生。
【讀後心得】
凱特琳從小就對於死亡就有一定的認知,她發現自己對於"屍體"有一定的迷戀程度,但她怕說出來會讓人覺得害怕,因此把這個秘密放在心裡,進而在大學的時候主修了中世紀歷史,因此書籍內容裡有不少中世紀各個地區對於屍體的處理,我對於食人族、西藏這幾個地區對於屍體的處理較為有印象。
在我的人生裡,也面對了不少個死亡,除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外,我還面臨過兩個好友,一個摯愛的死亡。這之中,我只有看過朋友的最後一面,那一幕我至今都還記得。
作者在二十三歲時就投入殯葬業,她負責處理遺體並火化,她對於死者生前的故事也會加以描述,讓讀者對於她正在處理的遺體有一定的認識。作者也把對於遺體的處理方式有很詳細的敘述,她們所看到的遺體都會比我們看到的最後一眼來的難看,但他們必須心無旁騖的把遺體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家屬看。
我永遠也忘不了,朋友去世要入斂的那一天,我去見了她最後一面,當時我和她家人一起站在她棺木旁,凝視著她安詳沉睡的樣子,葬儀社的人請我們先轉過身不要看她。當他再度請我們回頭再看她最後一面時,我看見朋友的臉上露出的笑容,彷彿在告訴我~她解脫了,現在的她很快樂,請不要為我哭泣。
我們所看到死者安詳的樣子,都是經由他們的巧手一手打造的,如果不是他們,或許在我們面對死亡時,會因為那些蒼白或有腐爛的臉孔,而感到更加害怕恐懼,但在看到那安詳的樣子,我們也將不再畏懼,也相信往者在另一個世界享樂著。
全書的內容講的是死亡,這話題是多數人不願意去談論的,但人從一出生,就開始邁向死亡,作者在書中有引用了卡夫卡的一句話:「生命的意義在於它終有盡頭」,不論到了最後您是因為生病死亡還是自已結束生命,到了那個盡頭,一切都會歸零。
作者也引用了童話故事《小美人魚》來做討論,童話故事與電影的結局大不相同的《小美人魚》,也顯現出幸福快樂的完美結局大家都愛,真正的結局卻常讓人難以接受。神話學者喬瑟夫坎伯睿智的告訴我們,「 我們了解的世界,我們看見的世界只會出現一個結局-死亡、碎裂、肢節,我們因為摰愛人兒的肉體死亡而深感哀痛。」
碎裂與死亡都不是受人喜愛的結局,但人生最終是要面臨的就是死亡。
作者藉由這本書介紹美國的殯葬業文化以外,也想讓人提早思考自身或心愛的人的死亡,不是要人杞人憂天,而是理性的思考。
接受這個結果,在往後的人生裡,不管遇上了多少的困難,都能夠堅強度過。每個人都會遇上難關,或許也有過想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天,作者也曾有過,但當她想像著自己的遺體會以什麼樣貌被尋獲,她放棄了,她依舊前往殯葬學院唸書。
人的一生不論有多精彩,隨著死亡都將告一段落。這一段人生的旅程,有的人走很長,有的人很短,姑且不論長短,要怎麼樣去走這段路,都是由您自已決定。
用自我結束的方式終結自己的一生,是一種自私的做法,除了讓親友傷心以外,可能還會帶給無辜的路人一輩子的惡夢。
我們的一生要安詳的結束,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即使不會名留青史,也要精彩這一世。
煙霧迷漫你的眼
作者:凱特琳.道堤(Caitlin Doughty)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一起加入,一起來享受人生
也可加入享受人生LINEQ,聽我分享如何控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