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愛注意哦!
下禮拜就是端午節了,一到這節日,就會想到吃粽子(沒人會想到划龍舟~~熱屬了XDDD),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粽子的主要成份是糯子,它的升糖指數比較高,很多糖友也因此不敢輕易嚐試。
不過,為了讓糖友也能夠在節日吃上粽子一口,我也做了好幾年的血糖測試,每一次都示範給大家看,這次我就直接寫成文章,以後節日一到,我就直接貼文章給大家看,順便饒了我的手指頭~~
坊間有很多種粽子,南部粽、北部粽、潮洲粽、鹼粽、冰粽、五穀粽,口味百百種,甚至也有店家推出迷你一口粽,這次我就來來跟大家介紹這個迷你一口粽,也順便把市售的粽子,以及如果家人會包粽子要怎麼包,較適合糖友食用的?
這是朋友寄給我的一口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一包有10顆,共有3.5份
也就是說3.5顆的醣是24.4克
拆開來看大小
我特地去買了一顆粽子來做比對
一般的中型粽子的重量
我個人認為,可能景氣不好,粽子在沒有漲價的情況之下(大約每顆是30~35元),它的重量都是在110~140之間,扣除配料,米的重量大約是在80~110之間,也就是2~2.5份醣,因此建議大家買粽子時,不要買太大顆,買中型大小的(大約自己拳頭大小)
這是我第一天晚上吃的
我有搭配了一碗蔬菜湯
裡面的菜有200克左右
還有一份蛋白質
我吃兩顆
我吃粽子習慣性淋薄鹽醬油
假如有腎臟疾病或者高血壓的朋友
切記不能使用過多的沾醬
以免攝取過多的磷或鈉
餐後兩小時是 97
害我有點懷疑,我是沒吃東西嗎
隔天早餐進階吃三顆
搭配一碗燙蔬菜,約150克左右
外加一顆溏心蛋
餐前是88
不要看它小,裡面應有盡有
但就一樣是小
感覺這很費時,光準備配料就有可能會厭世了
餐後109
多一顆粽子
起伏的幅度就有差
但依然在標準範圍內
這是我去年的示範
我吃的是一顆中型的粽子
外加一盤自己炒的蔬菜
血糖值依舊在標準裡
綜合以上的內容,要建議大家,吃粽子時,一定要搭配1~1.5份蔬菜,然後再吃粽子,另外盡量少用沾醬,比方說甜辣醬、醬油膏之類的,我習慣是淋一點點醬油,喜歡吃辣的,就再另外添加辣椒醬,不要加甜辣醬。
如果本身是腸胃較差的朋友,建議不要一次吃一顆(也許吃我介紹的這種迷你小粽子會好一些),可以酌量品嚐即可。腎功能或者高血壓患者,沾醬減半,減少食用的機會,以避免攝取過量的磷、鈉。
以上是給糖友們的建議,那如果自己家中會自己包粽子,或者想包粽子給糖友吃的朋友,可以掌握以下幾點原則
1.改用五穀米、黑米來代替糯米
2.內容可加入鮮蔬,如菇類、筍丁等
3.肉類以瘦肉、豆干、雞里肌來取代肥肉
4.米量控制在40克,做起來大約兩份醣
以上幾點給大家做參考,不要害怕吃東西,不要排斥吃這些可以當主食的食物,多方的嚐試,多測自己的血糖,除非它是以大量的精緻糖做成的,又或者是自己身體狀況不適合(這當然就不能吃)這樣控糖之路才能走得更遙遠,也更能享受生活。
本文只針對一般的糯米粽,鹼粽、冰粽不再討論的範圍哦!而且這類型的粽子建議要少吃,它們的主成份都是糯米,沒有其他的食材,比較難控制血糖,較不建議吃鹼粽及冰粽。另外潮洲粽以前我也吃過,它份量較大,但主要特色就是中間有大塊的肥肉,如果膽固醇較高的朋友,記得先去除油脂較多的那一塊,只吃瘦肉就好(我很多年前吃的,它好像也有不少口味,豆沙的不建議吃哦!)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一起加入,一起來享受人生
WEN的作品集,歡迎選購哦!網路書局、蝦皮都有賣哦!連結請看首頁右側欄位